近年來,汽車行業正經歷一場由智能化、電動化、共享化、網聯化引領的深刻變革,各大車企紛紛加速向智能電動汽車領域轉型。與此同時,自動駕駛相關的配套設施與法規亦逐步落地,車聯網生態日益完善。
盡管智能化已成為汽車全產業鏈的核心議題,但從“智能駕駛”邁向“自動駕駛”仍面臨重重挑戰。汽車行業分析師孫巍指出,當前技術水平和智駕普及程度下,汽車智能系統主要扮演著“駕駛輔助者”的角色,要實現完全自動駕駛,還需更豐富的數據積累和技術突破。
然而,網絡上流傳的一段視頻顯示,一輛汽車在高速公路上快速行駛,車內駕駛人員卻將座椅放平,蓋上被子睡覺,任由車輛自動駕駛。這一行為迅速引發公眾對智能駕駛安全性和便捷性的廣泛討論。
視頻中,駕駛員使用極氪品牌汽車,通過欺騙智能輔助駕駛功能的“手握方向盤檢測”,實現自動駕駛。此舉遭到眾多網友批評,有人呼吁吊銷其駕照,也有人擔憂此類行為可能導致交通事故,危及其他車輛安全。
極氪智能科技CMO關海濤對此表示,盡管理解用戶對極氪智駕能力的認可,但強烈不鼓勵此類行為,并呼吁用戶使用智駕功能時遵守相關法規和安全規范。
法律專家于大釗指出,該駕駛員的行為雖未被明確認定為“危險駕駛”,但若因完全自動駕駛造成嚴重后果,可能面臨刑法處罰。他強調,當前輔助駕駛技術尚不足以讓駕駛員“解放雙手”,仍需駕駛人員的干預和引導。
隨著智能網聯汽車市場的快速增長,智能駕駛已成為汽車行業的新藍海。統計數據顯示,2016年至2023年,國內智能駕駛市場規模從490億元增至1996億元,預計到2025年,智能網聯汽車產業產值將超過7000億元。
孫巍強調,在智能駕駛快速發展的同時,汽車行業從業者和駕駛員都應提高安全意識,守住安全底線,以促進智能駕駛的健康發展。他提醒車企,在宣傳智能駕駛能力時,應巧妙地對消費者進行安全駕駛提示,共同營造安全的出行環境。
智能網聯汽車的發展仍面臨法律法規、降低成本以及提升消費者接受程度等方面的挑戰。孫巍認為,對于智駕技術而言,安全、好用是重中之重,只有如此,才能提升人們的駕乘體驗。